
AI正在改變製造業的DNA
2025年8月27日,鑫野智動(KING's Solution)全體員工齊聚一堂,參加由CEO許文俊(Charles)親自授課的 《從傳產到智產:鑫野AI的勇敢起步與收穫》內訓課程。在健行科技大學林仲廉教授的指導下,這不僅是一場教育訓練, 更是一場將近兩年AI應用經驗的總整理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場內訓只是起點。林仲廉教授已規劃安排更多公開分享會,將邀請Charles向外界傳遞鑫野導入AI的實戰經驗, 推廣至更多傳產與設備製造業。
結論先行:會用AI的人,取代不用AI的人
「AI不會取代人類,但會使用AI的人,會取代不用AI的人。」Charles在開場直言。他強調鑫野將AI定為公司成長策略之一,同仁要有「+AI 思維」,就是在既有的事物上,加上 AI 工具或想法,從而創造新的價值。不論是業務、客服、製造或行銷,只要將日常流程「+AI」,就可能衍生出更高效率、更低成本或全新的應用。
因此,鑫野定期推動全員AI分享會,鼓勵員工「燒腦的問題,先問AI」,讓AI成為日常工作的第一個工具箱。
兩年實戰:AI已經走進工廠、辦公室與市場
回顧這兩年,鑫野大膽嘗試在不同場景落地,從行銷端的Google Ads廣告投放、社群內容產出,到CRM客戶管理,AI幫助效率大幅提升;行銷管理數據則透過自建BI看板即時呈現。在工廠現場,原本需要人工錄音的5S廣播,改由AI自動生成中英文語音;甚至在沒有程式背景的情況下,員工也能利用No-Code/ Low-Code平台快速建置內部所需的簽核流程APP。 AI也走進法務領域,協助撰寫訴訟文件與合約分析,再透過人員的檢核,大大減少專業委外的成本。
這些應用讓AI不再停留於口號,而是真正融入工廠現場、辦公室與決策流程。
專案導向的AI化:ISO認證自我輔導
在眾多案例中,最具代表性的當屬ISO9001認證專案。
傳統上,企業往往依靠外部顧問或少數專責人員,才能完成繁瑣的制度文件。 但在鑫野,這次由團隊以「AI專案」方式推動,透過企業版ChatGPT充當ISO虛擬顧問, 僅用兩個月就將說寫做一致,以280項以上流程文件實際轉化,效率遠超傳統模式。
更重要的是,這不只是文件生成,而是一場團隊參與的AI化過程。 在總經理每日帶領的小組討論中,員工彼此分享ISO+AI使用心得,把原本依賴個人經驗的工作, 轉化為團隊協作運用AI的模式。在完成ISO認證的同時,也讓每位同仁建立了AI工作習慣。
這個專案打破了「AI僅限個人應用」的範疇,真正將AI升級為組織級能力,成為鑫野AI化的重要里程碑。
新導入成果:AI代理人
課程最後,也揭示了鑫野正在推進的全新嘗試。 Charles以「神奇寶貝」比喻AI Agent: 「AI就像皮卡丘,需要不斷累積資料與經驗才能進化; 而同仁就像訓練師,必須經常使用AI,才能讓它成為熟悉你的工作夥伴。」
在這個理念下,鑫野啟動了「AI技術長代理人」計畫,由Charles與同仁親自參與為期16週的AI University, 設定「機台設計邏輯傳承」與「選型效率提升」為目標。 公司更計劃自建AI伺服器,讓AI不再只是圖文生成,而是能夠輔助設計決策、支援知識管理與機器智慧化作業的數位助手。 這些舉措標誌著鑫野已經從雲端應用,逐步邁向AI地端化與營運深度融合。
從小步開始,中小企業也能立即AI化
「別想得太複雜,+AI,就是把人工智慧放進你原本的工作裡。」Charles在總結時表示。 他相信,未來的競爭力將來自「人機協作」。不論是業務、客服還是製造,只要與AI結合,就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。
這場培訓不僅幫助同仁自我回顧AI化的成長足跡,也讓外界看見一家傳統機械製造公司如何勇敢轉身。 從小步開始,中小企業同樣能立即踏出AI化的第一步。 從傳產到智產,鑫野的故事,或許正是台灣製造業智慧化的縮影。